7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2年6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相关信息显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2年6月比5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0.8万台,6月同比增长65.5%。截至2022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52.8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66.5万台、交流充电桩86.3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72台。从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5.0万台。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7%。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四川、浙江、福建、河北、陕西、湖北、河南、山西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2年6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19.3亿度,较上月增加3.7亿度,同比增长109.3%,环比增加23.8%。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运行情况,截止到2022年6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5,分别为:特来电运营28.7万台、星星充电运营28.4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云快充运营18.4万台、南方电网运营9.5万台、小桔充电运营7.6万台、蔚景云运营5.5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5.0万台、依威能源运营3.8万台、汇充电运营3.5万台、万城万充运营3.1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4万台、万马爱充运营2.3万台、中国普天运营2.1万台、蔚蓝快充运营1.4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2.5%,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7.5%。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2022年1-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30.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228.4%,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511.3%。2022年1-6月,公共交流桩增加18.5万台、公共直流桩增加19.6万台,公用桩增加30.7万台、专用桩增加7.4万台。公共充电桩增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量,达到去年全年增量的112%。2022年1-6月,私人充电桩增加92万台。私人充电桩增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量,达到去年全年增量的154%。截止2022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391.8万台,同比增加101.2%。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情况,2022年1-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30.1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260.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爆发式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换电设施整体情况,截止2022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换电站1582座。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拥有的换电站数量前十的分别为: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四川省、河北省、福建省、湖北省。换电运营商主要有蔚来、奥动新能源和杭州伯坦,分别运营着1024座、450座和108座换电站。
同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8%。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
另据公安部统计,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
车桩比例失调及充电慢是制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痛点所在,目前来看,在提高充电桩保有量的同时,业内还积极布局快充电池。
7月1日消息,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超快充技术,最快5分钟充至80%电量。据了解,宁德时代日前发布了第三代CTP(CellToPack)——麒麟电池,拥有高达255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充电性能高达4C,快充至80%只需要10分钟。以800v平台高压快充来说,100kWh的电池包只需使用400kW的快速充电桩便能达到这样的充电水平。因此,今天宁德时代所说的快充技术要比麒麟电池的充电速度更快。
6月23日,多氟多公告,公司子公司宁福新能源与巨湾技研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广西宁福巨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和销售3C及3C以上超级快充锂离子动力软包叠片电芯等。合资公司预期建设产能为2GWh,分期建设,首期建设产能为1GWh。
6月15日,华锋股份公告,公司拟与巨湾技研共同出资6000万元,设立广东巨锋新能源有限公司,从事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极速充电电池和新一代突破性储能器及其系统的研发和经营。
此外,招商证券估算,2021年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在36%左右,如果2025年车桩比要达到1.5:1,2021年至2025年新建充电桩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近45%,需要全社会加大充换电体系的投资强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