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3年9月20日
图/龙蟠科技
【产品】龙蟠科技首台套电解槽发布 大幅提升电解效率和使用寿命
电池网从龙蟠科技获悉,9月16日,龙蟠科技旗下天蓝智能装备首台套1000标方电解槽设备下线仪式在江苏南京溧水隆重举行。
电解槽是绿氢制取的核心设备,此次下线的“天蓝1号”首台套1000标方电解槽设备由天蓝智能装备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其性能和功效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高智能、高安全、高电密、低电耗“三高一低”的性能优势。
据了解,天蓝1号1000标方电解槽设备可以大幅提升电解效率和使用寿命,全方位降低客户运营成本,从而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聚焦】雄韬股份已在全国多地成立氢能基地
近日,雄韬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陈宏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氢的清洁性与无限可再生能力,是氢能在移动出行应用领域的两大关键优势。正是瞄准氢能的发展前景,深耕电池领域近30年的雄韬股份,在2014年便开始前瞻性布局氢燃料电池的研发。
如今,雄韬股份已在全国多地投资成立氢能基地,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与投资布局,成长为中国一家具备国产化氢燃料电池完整产业链公司。
陈宏称,“我们通过全球合作投资考察之后,决定走自主研发这条路。为攻坚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雄韬每年投入上亿元,引进海外回国创业的技术团队,于2017年组建完成自己研发和运营团队。你必须自主创新,否则你会受制于人。这是一条艰难而正确的路。”(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融资】专注氢燃料电池碳纸国产突围 国科领纤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9月19日,国科领纤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领纤)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麟阁创投与戈壁创投共同领投,小饭桌创投、常州伟驰基金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碳纤维原纸和碳纸产线建设。此前,国科领纤已在5月完成了种子轮融资,由麟阁创投独家投资。
资料显示,国科领纤于2023年在江苏常州武进区成立,聚焦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碳纸及相关“卡脖子”材料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旨在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材料国产自主,国科领纤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从连续纤维处理、碳原纸生产、碳纸生产全流程技术、批量化生产的团队。(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国际】田中贵金属工业将在中国生产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
9月20日消息,开展工业用贵金属业务的田中贵金属集团核心企业——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执行总裁田中浩一朗宣布,与中国关联公司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签订关于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制造技术的技术支持协议。
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的子公司雅安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计划2024年夏季开始正式运营)将在工厂内安装生产设备,将于2025年内开始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田中贵金属工业在全球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市场拥有较高份额,通过此次合作,有利于田中贵金属集团应对不断增长的中国国内燃料电池用电极催化剂需求。(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博世计划回收燃料电池组 至少可提取95%的铂
据外媒报道,博世公司(Bosch)计划回购并回收其使用寿命结束的燃料电池组。该团队的主要目标是回收燃料电池中的铂族金属(PGM)。
博世公司方面表示,该公司至少可以回收95%的铂并用于新的电池组。在燃料电池中,铂可以充当催化剂,加速氢和氧的反应。博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部门总裁Thomas Pauer表示:“通过回收利用,本公司可以使电池组更具有经济性,同时减少开采铂金时产生的碳排放。估计最迟到2030年,需要回收的燃料电池将达到可观数量。”(来源:盖世汽车)
【观点】欧阳明高:到2030年中国可能会催生100GW级别绿氢电解制备市场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欧阳明高在公开演讲时称,去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的系统成本3000元/kw,今年降至2500元/kw,预计到2025年将降到1000元/kw,2030年将降到500元/kw,届时氢燃料电池能够和传统内燃机展开竞争。
除了降低成本之外,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是氢燃料电池今后的另一主要课题。欧阳明高表示,目前燃料电池的额定效率达到50%左右。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到60%,这将意味着氢耗会大幅下降。目前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寿命普遍为2万小时左右。欧阳明高表示,希望2025年达到2.5万小时,到2030年达到3万-3.5万小时。
中国氢能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氢气产能约4882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2%;氢能产量约3533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9%。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氢能生产国家。欧阳明高预测,到2030年,中国可能会催生100 GW级别的绿氢电解制备市场。
欧阳明高指出,叠加中国的绿氢电解在全球具有成本优势,绿氢电解设备有可能成为继光伏组件、锂电池、电动汽车这三个新能源产品之后的第四大出口产品。(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融资】氢能电催化材料企业清氢科技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据悉,清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清氢科技 ")已获得由启迪之星创投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用于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和公司运营,此轮资金由云道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清氢科技成立于 2020 年,是一家为氢能产业化提供电催化相关材料、技术与装备综合解决方案和产品的科技创新企业。公司致力于电催化核心材料、下一代膜电极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在未来规划方面,清氢科技将立足铂基催化剂,延伸开发介孔碳催化剂、低铱基催化剂等核心氢催化材料,打造新一代氢能电催化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国内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业链正不断完善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燃料电池是使用氢气发电的装置,是氢能应用的关键设备。Frost&Sullivan预计,全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规模到2030年有望突破千亿元。目前PEMFC是氢燃料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PEMFC系统由电堆和辅助系统(BOP)构成,其中电堆是核心部分,成本占比近60%,平安证券估计2026年国内电堆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元。电堆核心部件包括膜电极和双极板,关键材料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等,各部件、材料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国内PEMFC产业链正不断完善,部分企业产品指标已达国际水平,且产品降本趋势明显。燃料电池产品的降本增效持续推进,下游应用的经济性有望逐步显现,打开市场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