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百人会“问道”临海暨2023中国钠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现场
2月28日,由临海市人民政府、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主办,永太科技(002326)独家协办的电池百人会“问道”临海暨2023中国钠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在浙江临海举办。
本次大会聚焦钠电池生态圈构建,深度解读产业现状、政策措施、前沿技术、未来展望;深度介绍临海新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促进优质项目投资落地;力争打造高价值、高规格、有影响力的交流技术革新、探讨发展方向、明辨产业趋势的品牌盛会,助力中国电池产业发展探路前行。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匡
28日下午,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匡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从含氟技术到新能源材料的发展与思考》的主题演讲,我们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材料发展比较快,含氟化合物在新能源应用也比较广泛。氟原子是比较活泼的元素,应用在氢材料领域,具体到储能和EV电池中用的比较多的是隔膜PVDF,还有电解质材料、含氟的溶剂、添加剂等等。
何匡表示,永太科技是一家含氟技术生产企业,公司在全国6个省市自治区有13个生产基地,每年氟化能力超过1万吨,公司构建了整个含氟的材料和化学品的生产体系,这也是公司比较大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公司根据含氟的产品和相对比较领先的定向导入氟原子技术往下拓展三个终端:医药板块、农药板块、新能源板块。
其中,在新能源板块,永太科技拥有锂盐、添加剂、电解液全产业链布局,为客户打造一站式材料供应平台。目前,在原有已形成产能的基础上,公司六氟磷酸锂规划液态产能67,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规划液态产能67,000吨、碳酸亚乙烯酯规划25,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规划5000吨、电解液规划产能20万吨。
在何匡看来,目前钠电规模效应并没有特别大,所以边际成本比较高,永太科技在与下游客户接触过程当中也得到他们的反馈,需求量并不大,所以,公司提出了柔性生产的能力,可以实现钠/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灵活切换。
“去年和前年市场对六氟磷酸锂需求比较大,永太科技花了8个月时间把产能从2000吨扩到8000吨,公司比较大的优势就是大宗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能力和从实验室到商业化批次供货的能力。”何匡表示,永太科技在册形成销售的含氟产品有100多种,不是每一个产品都配备专用车间,所以定制化、灵活生产的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
此外,何匡还表示,2021年,永太科技花了4个月时间把VC从实验室搬到生产线上,解决了当时市场上VC短缺困局。“医药上有定制加工的概念,叫做CDMO,这个概念在锂电版块同样适用,钠电材料起步的时候量不是很大,包括新型添加剂就几十公斤、几百公斤,这样的材料对公司是比较具有优势的方向,有比较多的在医疗加工积累下来的定制加工、CDMO的能力,可以转嫁到新能源材料。”
在未来钠离子电池材料布局方面,何匡讲道,永太科技预计在今年的二季度给下游企业供应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