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 电池网资料图片
“往年的3-9月份算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淡季,但今年的行业热度一直很高,根本不存在‘淡季’一说。我们现在的产能利用率能达到80%,往年一般都在50%~60%之间。”9月8日,国内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从业者刘文天(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说道。
在“电池荒”的行业大背景下,各家动力电池企业早已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并不断加码扩张产能。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先后有蜂巢能源、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和中航锂电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宣布了扩产计划。
除此之外,亦有多家整车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跑马圈地”,与动力电池商成立合资公司,以期在供应端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其中就包括吉利汽车(0175.HK)、广汽集团(601238.SH)和上汽集团(600104.SH)等车企。
对于整车企业纷纷入局动力电池领域的原因,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规模的大幅增长,汽车产业链的整零关系会发生较大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整车企业自然会加强对上游供应商的控制力度,在保障供应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升话语权与利润空间。”
行业躁动
在外界看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热,是导致动力电池供应紧张的直接原因。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销量占比44.6%。
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0.4万辆和147.8万辆,超过去年136.6万辆和136.7万辆的年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好的背景下,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开始急剧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为92.1GWh,同比增长210.9%;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到63.8GWh,同比增长183.5%。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是电池供应紧张的原因之一。“从今年3月份开始,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涨幅约在20%左右,因此公司的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涨幅基本与原材料价格涨幅持平。”刘文天告诉记者,“除了涨价外,公司拿货的时间也有所延长。现在原材料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以往付款就可以发现货,但现在还需要10天-15天的时间周转,这就对公司交货时间造成了影响。”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整个动力锂电池企业毛利率都有一定的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在短期内上涨,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释放推动。随着行业产能逐步释放,价格有望回归理性。”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不过,高端产能供应紧张,低端产能供应过剩,则是当下动力电池行业的另一面。“优质产能现在基本上已经满产满销,导致上游原材料特别是碳酸锂、氢氧化锂、VC、六氟磷酸锂、溶剂、铜箔和铝箔等产能紧张,价格大涨。”于清教分析认为,补贴后遗症也是原因之一,在市场培育期跑马圈地、盲目跟风现象比较普遍,缺乏真正市场需求的支撑,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经过上一轮行业深度洗牌,本轮的投资扩产潮下,高端产能的比例将快速提升。”于清教进一步表示。
另一方面,动力电池行业躁动也给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以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为例,动力电池创新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在国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76 GWh,排名第五位;而蜂巢能源在国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为0.84 GWh,排名第七位。
不过蜂巢能源负责人也坦言:“今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两大‘荒’,一个是‘芯片荒’,另一个是‘电池荒’。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一直持续,这个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和高端产能供应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长。”
扩产竞赛
“电池荒”催生了新一轮的增资扩产热潮。以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为例,8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582亿元。其中,419亿元用作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五个锂离子电池相关产能建设项目。
而宁德时代并非唯一扩产的动力电池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和亿纬锂能等在内的电池企业都纷纷公布了扩产计划。
以蜂巢能源为例,记者注意到,公司今年上半年先后与四川遂宁、江苏常州、安徽马鞍山和南京溧水等地合作,宣布加大投资扩产力度。而在去年,蜂巢能源还宣布将在德国萨尔州建设电池工厂。
而根据蜂巢能源规划,预计到2025年,公司全球布局的总产能规划将从原来的100GWh升级至200GWh。“当下的主要矛盾是外部客户的订单持续增加,和我们自身有效产能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加快新基地的建设,以促进新产能的释放。”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目前的行业大环境下,多数有实力的企业都会选择大规模扩产,但扩产是分阶段的,产能释放也会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于清教则表示,本轮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超预期,材料端、设备端扩产速度跟不上电池企业的扩张步伐。
如何在扩产计划尚未落地前解决动力电池的供应问题?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称,企业安排产能主要依据客户未来汽车整车销量来安排,以及参考整车企业对动力电池需求的订单规划,“我们也会按照客户的需求有序布局产能。”
国轩高科则定下了“2025年动力锂电池产能达到100GWh”的战略目标。为此,国轩高科的动作也不少。例如,在今年3月份,国轩高科与宜春市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合资矿业公司组建和产业园项目落地等事宜展开合作;而在近期,国轩高科还与越南最大的综合企业Vingroup旗下的VinFast(温捷)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就纯电动汽车(EV)锂电池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开展工作。
动力电池领域大规模扩产,是否会造成未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于清教看来,除了目前极度紧缺的一些细分市场,多数公司的实际产能往往比对外宣布的产能要低,但市场需求预期向好,产能过剩现象就算出现也不会像上一轮那样严重。
但在刘文天看来,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宣布扩产计划,给小体量企业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以往他们(行业龙头)只在单个垂直领域发力,但现在扩产后涉及的领域很全面,每个领域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本报实习记者 于典 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