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第一财经
5A级风景名胜区西樵山,位于广东佛山市西南侧,两面皆河,树木葱葱。就在这附近,国内第一座燃油、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同时补充燃料的站点已经建设完成,站内的小超市已经货物上架,只待最后的验收,便可对外商运。
7月1日,中国石化宣布: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下称“樟坑油氢合建站”)正式建成。
中国石化上述举措,与国内氢燃电池汽车高歌猛进、资本加速涌向加氢站有关。第一财经1℃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国内建设一个新的加氢站,土地成本动则数千万,行政审批需要十余个政府部门盖二三十个公章。难题待解之际,中国石化开启新模式。该公司在7月1日的新闻通稿上称:“油氢电一体化……有效节约土地成本,解决现有加氢站土地规划、行政审批等问题。”
“油氢合建站,可以说是新建加氢站的一种趋势。”佛山市瑞晖能源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南海瑞晖加氢站主要负责人李参成在接受1℃记者采访时说。
但油氢合建站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尚待考验。1℃记者从相关权威途径获悉,樟坑油氢合建站的相关验收意见正在进行当中。
中国石化开创加氢站新模式
7月3日,1℃记者来到位于西樵镇的樟坑油氢合建站采访时看到,该站被一组红白色简易栅栏围起。看到记者进入站点时,一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从服务区里走出,提示记者不要拍照,相关采访需要得到公司的同意。
他表示,樟坑油氢合建站目前尚未正式对外运营。1℃记者注意到,站里一家连锁便利服务店已经摆放上了矿泉水等商品。
樟坑油氢合建站在外观上与常见的加油站并无太大区别,如果不是站里竖着的牌子上标示的“H2”,外人很难知道,这里还配备向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燃料的加氢设备。
樟坑油氢合建站共由5台燃油加机和1台加氢机组成,其中加氢机位于最靠近马路的一边,设备外表呈蓝白色调,写有“奉献绿色新能源,打造碧水蓝天色”的标语。
距离加氢机约20米左右的地方,停放着一组白色氢气储氢罐,罐上标有一个橙色的“爆”字。这组氢气储气罐四周由白色的方形铁皮和铁管围着,远远看去像一个集装箱。“集装箱”外是一堵白色的储氢罐保护墙。
来自中国石化的官方信息显示,樟坑油氢合建站日加氢能力达到500kg,主要服务于周边使用氢燃料的公交线路及物流运输车队,氢燃料公交车加注一次只需要4分钟,可续航300公里,具有加注效率高、续航里程长、零污染、零碳排等优点。
在“绿色新能源”的概念驱动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和加氢站建设突飞猛进。其中,根据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到2030年,中国将上马1000座加氢站。这是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建成的20余座加氢站的50倍。
在广阔的市场面前,中国石化等大型能源公司开始跃跃欲试。在缺少国家顶层设计、土地成本高企、审批流程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石化最终选择在热衷发展氢能产业的佛山建立首个油氢合建站,也是出于便利考虑。佛山计划到2030年全市建成近60座加氢站。
“这是中国石化的优势。”李参成向1℃记者解释说。
氢能产业链长,包含制氢、储存、运输、应用,与交通燃油、天然气供应模式以及管理模式高度符合,因此中国石化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也就是说,中国石化可以在现有加油站的基础上,配建加氢站,从而打破用地难、审批流程复杂等困境。
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便曾向1℃记者表示,中国石化已经在布局氢能产业。
中国石化布局加氢站可以追溯到了2017年。这一年,中国石化联手中国石油与佛山市、云浮市签署加油加氢合建站项目协议,依靠现有加油网点,增设加氢功能。
“樟坑油氢合建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石化正式进军加氢站。”中国石化一位知情者在接受1℃记者采访时说,“接下来就是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了。”1℃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也已经布局了加氢站。
对于央企进军加氢站,地方政府十分欢迎。比如,官方资料显示,佛山市政府官员曾在公开场合上表示,在推动加氢站建设方面,他们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即发动“三桶油”在现有的加油站基础上配备加氢装置,届时只要数年时间中国即可成为全球加氢站最多的国家。
油氢合建站安全待考
樟坑油氢合建站只是一个示范性项目,有业内人士向1℃记者表示,由于油氢合建站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安全性究竟如何尚需实践考验。
第一财经1℃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国关于加氢站与加油站、加气站的合建技术规范已制定完毕,正待出台和实施。
与此同时,虽然在《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516-2010)和《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GB/T 34584-2017)中都规定了油氢合建站的各种“安全距离”,但这只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至于油氢合建站在动态的安全管理上,特别是“加氢”与“加油”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安全等级的统一划分、现场的规范操作、进站车辆和司乘人员等外部危险因素的管控等,都需要进一步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保障。
7月3日,1℃记者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问题向中国石化旗下佛山分公司进行询问,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中国石化在上述新闻通稿称,樟坑油氢合建站目前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采取加油、加氢、充电分区管理方式,人员严格持证上岗和分区操作,安装了覆盖全站的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安全监控系统,在控制柜、压缩机撬、卸气区、加氢区、储氢罐等多区域设置“一键立停”系统,确保设备运作过程中‘本质安全’”。
通稿还称,中国石化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加氢站建设的规定,参照加油站安全管理以及国外加氢站建设要求,制定了适用于油氢电合建站的安全运行、人员储备、设备管理、生产作业、监督检查和应急预案等系列安全管理规定。
参观过该站的一位业内人士向1℃记者表示,这种安全防护措施是“教科书式”的,应该没有安全问题。
不过,对于目前的油氢合建站模式,主打氢能产业的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锐明博士持有谨慎的态度。他向1℃记者表示,“根据国外的经验,无论是建站(独立建设加氢站)还是采用油氢合建的方式,都是可行的和安全的。不过在中国来讲还是有较高的风险,主要是法规法律不健全……这样会造成实际使用运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带来不可预测的危险。”
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也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密度只有空气的 1/14。
最近,挪威就发生了一起加氢站爆炸事故。当地时间6月10日,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郊外的一座合营的加氢站发生爆炸,造成两人受伤。负责调查此事故的咨询公司Gexcon称,他们发现其中一个氢气罐中的螺栓安装不正确,这导致氢气泄露在空气中,并形成了最终爆炸的气体混合物。
按照中国石化的规划,该公司年内还将在佛山、云浮建成3座油氢合建站。
“无论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是发展加氢站,从长远来看,是大势所趋,但现在行业发展的表面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氢能一下子就突然热了起来,让人目不暇接。”有行业人士这样向1℃记者表示,“从过去光伏行业和电动汽车行业的经验来看,大跃进的后果非常严重。”
这位行业人士表示,国内氢能产业在技术方面,特别是产业核心——“燃料电池”的技术参数还远远落后于日本“丰田”和“欧美”相关企业。而氢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应该踏踏实实地实现相关技术的突破,才会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