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百人会企业家“问道”浙江长兴 摄影/电池网 陈芳芳
2020年1月11日,钓鱼台国宾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论坛正在进行,台上发言的是时任工信部部长苗圩。
彼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刚经历补贴退坡后的月度销量六连跌,用近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为2019年画上句号。当苗圩表示“可以告诉大家,放心,今年7月1日不会进一步退补退坡”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补贴退坡一定程度“放缓”的信号,足以让所有从业者吃下“定心丸”。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2020年会成为行业格局加速除旧布新,市场行情更为跌宕起伏的一年;补贴退坡放缓的“窗口期”,让行业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成就谈论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化。
“回首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市场按下‘暂停键’,第二季度逐步复苏,第三季度逆势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复,基本实现与去年持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在2020年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充分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在困境中迎来掌声”——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年度最佳“注脚”。
冷:“幸存者”游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冰封”了上半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陷入谷底,全国共销售1.2万辆,同比下滑62.3%,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仅9869辆。在已全面复工复产的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反弹,同比降幅收窄至10%以内,但上半年的累计销售仅30.9万辆,同比下滑46.8%。
持续低迷的市场行情,加速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本就惨烈的淘汰赛进程。倒下的,既有深耕行业许久但逐渐掉队直至离场的传统车企,也有高调演绎“颠覆”梦想却以“爆雷”草草收场的造车新势力。
市场低迷,“爆雷”频频,“楼起楼塌”的哀叹,在2020年上半年弥漫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虽然悲凉,但不悲观。为应对疫情冲击,宏观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促进汽车经济稳定运行。从2月开始,各类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仅上海就新增4万个非营业性小客车牌照额度投放。
7月,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一扫“十二连跌”的颓势,同比增长三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V”型反转之路就此开始。
热:“头部玩家”逆袭
从补贴政策明确“放缓”,到新车购置税和“以旧换新”的现金补贴,再到限牌限行带来的路权倾斜,新能源汽车接连收获政策“大礼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购置税优惠延长2年,相当于给消费者发放了一个总额千亿元左右的大红包,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构成重大利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但是,这些“重大利好”,属于“头部玩家”。
1月,尚在产能爬坡中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大批量交付,当月便以超3000辆的交付量登顶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截至11月,特斯拉Model 3累计销售11.37万辆,提前将新能源汽车年度销售冠军收入囊中。特斯拉的股价从年初的86.05美元/股,飙升至如今的近650美元/股,今年以来市值增超5000亿美元。
2月25日,四处“找钱”却不断碰壁的李斌,代表蔚来汽车与合肥签署框架协议,以落地中国总部的方案获得对方战略投资的承诺。4月29日,双方签署最终协议,合肥牵头投资的70亿元让李斌和蔚来汽车得以喘息。
世人皆言合肥是救蔚来汽车于水火的“白衣骑士”,但蔚来汽车也成就了合肥“最牛风投”的美名。从最终协议签署当天的3.61美元/股,蔚来汽车的股价在随后8个月内最高涨至57.2美元/股,目前逾45美元/股。仅此一役,合肥方面的浮盈已逾10倍。
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玩家”在今年均受资本热捧——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分别获得来自阿里巴巴和美团的融资后,先后赴美上市。如今,齐聚美股的造车新势力“三杰”市值齐齐扶摇直上,将福特、日产、上汽等传统车企甩在身后。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正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源头活水”。
快人一步的吉利汽车,9月1日提交科创板IPO申请,9月28日获上市委通过,距成为科创板“整车企业第一股”仅咫尺之遥;威马汽车在完成破纪录的D轮100亿元融资后,正式谋求成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东风汽车拟融资210亿元,有望成为创业板史上最大的IPO。
否极泰来的不止于此。
“技术痴”王传福的比亚迪,依靠一款电池——“刀片电池”,一款车——“汉”,成功捍卫行业地位。7月上市的“汉”成为“爆款”车型,到11月单月销售已过万辆,至今累计销量接近3万辆。比亚迪的股价已超180元/股,市值一举突破5000亿元,坐上A股汽车类上市公司的“头把交椅”。
新:市场化元年
“今年,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因此也被行业定义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元年,整个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工信部近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说。
让马春生作出如上判断的,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点可喜之处:一是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2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0%;二是非限购城市购买比重达60%。
市场主体转变带来的影响,显著地体现在北汽新能源(即北汽蓝谷)身上。
一年前,素有“网约车神器”之称的北汽EU系列,以累计销售11.1万辆、同比增长近250%的“黑马姿态”,成功帮助北汽新能源于第7年登上纯电动汽车销售冠军的宝座。但是,2020年北汽EU系列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特斯拉Model 3、五菱宏光Mini EV等面向私人用户的车型,北汽新能源截至11月的累计销量仅2.49万辆,不足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原因何在?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给出的答案是,目前的确存在大客户采购比例极大的情况。“哪痛治哪,下半年我们肯定会加大在私人用户市场的力度。”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正式发布,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0%,已成行业共同目标,市场化迫在眉睫。
据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的测算,2025年将有435万辆新能源汽车由非限购城市的私人消费者购买。“非限购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每年都需要达到60%以上,才有可能从现在的26万辆增至400万辆以上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没有市场化驱动,一定是完不成的。”
就在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撞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大门后,传统大车企纷纷针对私人用户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拉开“造新车”的大幕。
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并在2019年签约落地镇江,共同推出ARCFOX(极狐)品牌;东风汽车内部的“h”事业部,摇身一变成为岚图汽车;上汽集团筹备2年多、内部称为“1号项目”的“L”,在阿里巴巴和上海浦东新区入局后,孵化为智己汽车;广汽埃安在成立3年后,正式独立运营。
截至11月,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累计销量已达110.9万辆,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9%。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2019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叶盛基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130万辆,同比增幅接近8%,超出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