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汽车行业积极参与,生产抗疫使用的专用车辆,捐赠大量钱财物资,并利用汽车行业的技术优势,转产口罩、消毒液等抗疫所需要的紧缺产品,表现出中国汽车人的担当。特别是生产基地主要在湖北省、总部设在武汉市的东风汽车公司,坚守疫区,驰援不停,捐款捐物达到8200万元,为全行业树立了标杆。
近日来,不断有记者问关于复工和以后汽车产业如何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1、最近习主席撰文提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笔者认为,这是应对当前重大疫情的重大部署。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技术密集、产业链长,促进汽车生产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多个相关产业发展。汽车产业可以成为疫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过去两年,笔者一直不赞成将汽车产业作为刺激经济的临时手段。但是今年形势不同,国民经济可能受到疫情重大影响,值此危难时期,汽车产业理应挺身而出,为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此全行业应有所准备。除行业自身应积极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做好准备外,还应认真调查研究,向政府提出适应汽车产业自身规律的促进政策和措施建议,应该多考虑可以长期稳定实施的政策,尽量避免有负面效应的临时性政策。
2、关于复工生产。对此笔者有四条建议:
第一,分析复工生产条件,有序、次第进行。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全球化程度高,需要高密度的人员聚集和大规模的物资运输。研究开发等不涉及大规模物资运输的环节可以首先复工,汽车生产制造等涉及大规模物资运输的环节需全国基本物流恢复之后才能进行。对于首先复工的单位,也应制定周密的、可以长期实施的防疫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第二,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要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这是非常正确的。一方面,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和全球汽车产业密切嵌合,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保持。据某大汽车跨国集团统计,该集团在中国有232个采购供应基地,但是没有一个是独家供应。因此,保障国际供应,不仅是国际的需要,更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三,立即恢复汽车相关物流,特别是已有库存品的物流。已有库存品物流只涉及运输装卸人员,不需要人员大量聚集,环节少好控制,理应首先恢复。在这一方面,还要特别注重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库存运出问题,这些企业在国际产业链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很重要。
第四,做好复工的全面筹划。一是要做好人员聚集的应对方案,如何保障既能恢复生产,又能继续做好防疫工作?二是做好全国分区域恢复人流物流的应对方案,特别需要考虑湖北等地区不能同步恢复对零部件、原材料供应的影响。三是集中全行业智慧,特别是借鉴浙江等省份率先复工的经验。
3、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正在研究评估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以及双积分政策实施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既要考虑“己准备好”的企业,也要考虑“未准备好”的企业,总体思路应照顾大多数,充分考虑疫情对准备工作的影响,加大缓冲期,延长过渡期。同时,对已准备好企业可参照广东佛山的做法给予奖励。另外,一些已在制定中的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的改革措施,应加快出台。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相信中国汽车产业应该能在这场大灾大度中做出自己应有的担当和贡献。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东风加油!中国汽车产业加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