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燃料电池车 摄影/电池百人会 于清教
地方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信号愈加明晰。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6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提出,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2025年前,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3-4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
统筹规划京津冀区域氢能产业布局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数量约150家,其中,氢能供应领域73家,燃料电池领域89家。2020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30亿元,总体处于中试到产业化过渡阶段。
《方案》阶段目标明确,2023年前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区域开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示范项目,推动在商业中心、数据中心、医院等场景分布式供电/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开展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前沿技术攻关,实现质子交换膜、压缩机等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全面降低终端应用成本超过30%。
2025年前在交通运输领域,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范围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供电、供热的商业化模式,建设“氢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累计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10MW以上;建设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应用示范项目,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自主可控,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方案》关键在基于京津冀三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致力协同打造氢能全产业链。”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综合管理部主任孙浩天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方案》不只针对交通领域,还拓展到建筑、化工等多个领域,在场内应用、分布式能源等都有探索。
率先实现700W/kg自主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商业化应用
《方案》要求,聚焦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推动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兼顾氢能产业关联技术,实现创新引领,促进技术的多元化与融合发展。
其中,重点突破膜、炭纸、催化剂、双极板、膜电极、氢气再循环泵、空压机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部件批量制备技术,车用燃料电池安全监管保障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技术。
在孙浩天看来,对于企业来说,《方案》首要利好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发动机系统生产以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同时也会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得到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企业未来的市场也不会局限在交通领域,而是向非交通等市场空间拓展。
根据《方案》,以京津冀地区联合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为引领,在国内率先实现700W/kg自主化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商业化应用,耐久性突破25000小时,整车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从基础材料到关键部件100%国产化替代。
为落实《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打造氢能全场景示范应用工程的重点任务,北京近日已发布通知明确遴选支持一批氢能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方案。通过鼓励和支持各类产业主体积极参与,推动项目在北京市落地示范,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在示范应用模式成熟后加快商业化推广,推动氢能有序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多地出台政策发力氢能产业
除了北京,河北省也专门印发了氢能产业专项规划。
在《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到2022年,氢能关键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实现自主化和批量化生产,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50亿元。到2025年,培育国内先进的企业10-15家,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制氢加氢基础设施,推动氢燃料电池高性能电堆国产化,发展成套装备及关键材料配件,打造多渠道、多元化氢能供给体系。
其中,佛山依托南海区“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冶、高明区“现代氢能有轨电车修造基地冶和“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冶氢能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加快新能源汽车制造、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氢能汽车推广应用。
《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则提出,发挥工业副产氢气资源优势,以商用车为切入,积极引育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燃料电池堆、质子交换膜、继电器、车载供氢系统等关键领域企业,加强氢气制备、氢气储运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研发,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加速工程化、产业化应用。
各地持续政策加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同时,备受市场关注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评审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这其中,北京、上海等地被业内认为入选几率最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010-62899890 邮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