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5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com)、电池网(itdcw.com)、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锂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正式出炉。
该竞争力榜单于ABEC 2014(第2届电池“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发布,现已连续发布11届。
“不惟一规模、不惟一产能、不惟一体制”是该榜单多年来坚持的重要评价原则。通过产能情况、产销数据、客户结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综合口碑、公司信用、产品品质、技术实力、经营机制、媒体披露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结合专家评定等定性指标最终筛选出各细分领域产业链十强企业名单。
2024年度的榜单,研究工作组主要对2024年以来中国国内锂电产业链,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及充电桩运营服务企业等八个细分领域,以及钠电池及固态电池两条新兴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与评定,目的主要是从多维度客观评价产业链企业的中长期核心竞争实力,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挖掘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为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链企业、学术机构等筛选合作对象提供参考。
该竞争力榜单主要基于联合发布单位长期对锂电产业链各环节及重点企业的跟踪研究积累、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并结合EVTank内部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国内外企业数据库、金融终端大数据库、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等渠道。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1、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
企业简介: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产学研孵化企业,主营固态锂离子电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拥有北京房山、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和山东淄博4大基地,合计电池产能28.2GWh/年,规划产能超过100GWh,其中包括坪山基地0.6GWh/年全固态电池小试基地,计划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公司客户涵盖钇威汽车、蔚来、三峡、海博思创、国电投等。2024年1-8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68GWh。
上榜理由:卫蓝新能源作为固态电池第一梯队企业,出货量行业领先。在研发人才、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研发创新上,卫蓝新能源脱胎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发起人包括被誉为“中国锂电第一人”的陈立泉,团队具备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科研能力全面领先,在多个固态锂电技术领域实现“首次”突破。产业化方面,其动力电芯已于2023年底量产交付蔚来汽车,并在多家知名整车厂获得定点并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如钇威汽车);储能电芯已为三峡、海博思创、国电投等多个储能项目供货;低空经济动力电芯已为多家国内外无人机、机器人、便携电源等客户供货,具有领先的客户和产业化优势。成立8年,卫蓝新能源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蔚来、吉利、华为、小米、天齐锂业等汽车产业链参与者,估值达到150亿元。
2、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2
企业简介: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总部设在苏州昆山,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衔创办,主要产品包括固态动力和储能电池等。目前公司分别在内蒙古、四川成都、江西宜春、江苏昆山和浙江台州布局固态电池生产基地,现有固态电池产能为12GWh/年,合计规划产能为55GWh/年。另外,公司还布局了5万吨/年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以及千吨级固态电解质材料。公司位于上海嘉定的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已开工,计划2026年开始量产,一期产能规划0.5GWh/年。公司固态电池客户包括北汽、上汽、广汽等。
上榜理由:清陶能源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与上汽深度绑定保障下游资源,现有子公司已涵盖固态电池、新材料、自动化装备、电池回收利用四大板块,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在资本市场,清陶能源完成了10轮融资,先后获得北汽、上汽、广汽、中银投和上海科创等战略投资,估值超240亿元,企业实力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此外,通过与整车厂合作,公司掌握一手技术数据,快速积累从电芯到整车系统级的量产经验。8月,上汽与清陶联合开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单体能量密度为368Wh/kg,且成本与目前三元锂电池相当,在产品性能和成本上均具优势。据上汽披露,明年智己、飞凡、荣威、MG等品牌新推出的车型,将搭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进一步推动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但与单一企业的绑定也对产品实现多领域多客群应用带来一定局限性。
3、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3
企业简介:辉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并在巴黎设置海外研发中心,专注于锂陶瓷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固态电池领域走氧化物固态电池路线。产能方面,公司在台湾桃园拥有2GWh/年的基地,为全球首条车规级固态电池生产线,当前产能为0.5GWh/年;在法国敦刻尔克规划48GWh/年的固态电池基地,预计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竣工;并和VinFast考虑合资在越南建设固态电池工厂。公司合作伙伴主要有VinFast、奔驰、ACC、FEV、Gogoro、蔚来、一汽等。
上榜理由:辉能科技拥有独有的无隔膜次世代电池技术和雄厚的海内外客户基础。在技术方面,公司拥有创新的“无隔膜”陶瓷隔层技术,可兼容不同化学系统材料,在提高能量密度同时可实现快充并延长快充电池寿命。目前公司已开发出次世代锂陶瓷电芯,能量密度为321Wh/kg,具备在8.5分钟内从5%充至80%的快充能力,其快充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客户合作方面,公司在国内与蔚来、一汽等公司展开合作,在国外还获得了Stellantis、奔驰、道达尔、浦项制铁和越南VinFast等企业的投资,不仅为辉能科技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更在技术和市场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公司实行全球扩张计划。
4、 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4
企业简介:赣锋锂业(002460)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锂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锂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锂生态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公司在2017年进入固态电池赛道,与中科院宁波材料科技与工程研究所共建了固体电解质材料工程中心,2018年宁波固态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建成,次年第一代固态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目前公司固态电池产能为4GWh/年。客户方面,公司在下游已与东风汽车、赛力斯等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
上榜理由:赣锋锂业的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负极材料具有行业领先的优势,且部分产品已走向海外。具体来看,公司主攻氧化物、硫化物技术路线,并且已经实现千吨级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能力,其材料在电导率、产品成熟度和工艺成本方面均具有优势,已进入到日韩企业供应链;在锂负极材料方面,公司锂箔生产技术为行业领先(可做到5μm以下),超薄锂带生产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成本优势明显。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半固态电池于2022年装车风神E70,2023年装车SERES-5,产品不断迭代升级,高能量密度产品循环性能处于行业前列固态电池技术将应用于低空飞行器等前沿领域,第二代500Wh/kg高比能固态电池实现技术量产,这一突破对于提升固态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打开了大门。
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5
企业简介:宁德时代(300750)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持续了7-8年时间,在2023年4月推出可应用在航空领域的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500Wh/kg,现已成功试飞4吨级民用电动飞机,并计划推出凝聚态电池的车规级应用版本,其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上榜理由:宁德时代是锂离子电池行业龙头,技术储备充足,且公司具有从上游资源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产业化基础完善。与当前国内主流的半固态电池过渡路线不同,宁德时代集中于全固态硫化物电池路线,目前仍面临技术瓶颈,但公司2023年推出的革命性凝聚态电池,依然体现其龙头企业的强大的技术实力。未来,随着公司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凭借其全产业链的布局和锂电池产业化基础,将迅速地开拓市场。然而当前新晋固态电池企业来势汹汹,对公司未来在固态电池领域市场占领较大市场份额存在挑战。
6、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6
企业简介:太蓝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公司分别在重庆两江和安徽淮南布局固态电池基地,目前现有和规划产能共12.2GWh,其中重庆一期0.2GWh已实现量产,二期2GWh/年预计明年第一季度投产;安徽淮南一期3GWh项目正在建设中,二期7GWh规划中。在客户方面,公司下游客户主要包括长安汽车等。
上榜理由:太蓝新能源由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项目引进的锂电研发专家团队和国内资深产业化团队联合创办,首先在技术方面,太蓝拥有固态电池方面领先的研发生产能力,且公司在4月成功制备车规级720Wh/kg体型化全固态电池,打破了体型锂电池在单体容量和能量密度方面的纪录,展现了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其次,公司制造基地位于拥有“中国汽车第一城”之称的重庆,目前生产的半固态电池已获多家高端电摩企业定点,为公司带来更多产业化的机会。目前太蓝新能源刚完成B轮融资,但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优越的下游营商环境,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7
企业简介:比亚迪(002594)于1996年开启动力电池研发,2003年布局电动汽车市场,现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在2016年以前就已经投入了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工作,采用高镍三元+硅基负极+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当前公司固态电池可做到400Wh/kg,计划在2025年进行装车试验,2027年小规模搭载高端新能源车型。
上榜理由: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同时也是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产业化基础。公司固态电池研发选择了最具潜力的硫化物路线,从其能量密度(400Wh/kg)来看目前处于行业第二梯队,但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自有汽车产业的优势,未来固态电池装车试验成功,依托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快速铺开固态EV市场,产业化进度有望迅速提升。不过面对固态电池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比亚迪亟需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突破,才能维持其在电池行业的龙头地位。
8、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8
企业简介:孚能科技(688567)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江西赣州,主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固态电池领域,孚能科技在2022年就推出了第一代固态电池(270-330Wh/kg),成功搭载在岚图追光车型;其第二代固态电池(300-350Wh/kg)目前正处于样品测试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开始量产;第三代固态电池计划达到330-400Wh/kg。在下游领域与岚图汽车、江铃集团和一汽解放等展开合作。
上榜理由:软包是当前固态电池的主要路线,孚能科技作为三元软包的领军企业之一,拥有领先的软包技术。其推出的SPS电池系统可兼容液态、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在制造环节,SPS电池系统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和产能投资成本,且一款电芯可适配多款车型,具有成本更低、灵活性更强的特点。此外,在下游客户领域,除了与岚图汽车有深度合作外,公司今年还分别与江铃集团和一汽解放达成了合作协议,并计划将其半固态电池率先应用于一汽解放的商用车产品中,进一步保障了公司固态电池的出货。
9、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9
企业简介:国轩高科(002074)成立于2006年,2015年上市,总部位于合肥,公司于2017年着手研发固态电池。在固态电池电解质选择上,国轩高科采用硫化物路线。当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全固态“金石电池”,并计划于2027年进行小批量上车试验,待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后,预计在2030年实现量产。
上榜理由:国轩高科技术实力强大,已实现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产品性能优异,且部分产品已具备产业化能力。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国轩高科2022年就已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车,电池包能量密度260Wh/kg,当前公司软包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360Wh/kg,并且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在8月发布车规级全固态“金石电池”,能量密度为350Wh/kg,是目前国内第一批发布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企业,产品在安全性上已通过200度的热箱测试,远高于130度的国家标准。公司固态电池目前少有与车企合作或装车案例,亟需开拓客户,尤其公司固有的EV顾客更多在经济型领域,还需加强适合固态电池的高端EV市场开拓,低空飞行领域客户已在接洽,但产品验证及大量产业化仍需时间。
10、 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0
企业简介:恩力动力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也包括全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负极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在中国北京、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和日本横滨设有材料研发和制造中心。2019年,公司建成首条固态电池试验线和材料线,并于2023年开始量产,当前公司现有产能达到GWh级别,并在安徽凤阳规划10GWh/年的固态电池项目。
上榜理由:恩力动力在固态电池技术和产业化进度方面处于行业前列。研发上,企业与“锂离子电池之父”、2019年诺奖得主John Goodenough,以及超离子导体材料发明人、日本固态电池之父菅野了次教授保持长期合作研发。产品上,公司2021年成功研发出520Wh/kg的锂金属固态电池并得到检测验证,刷新了行业记录;2023年面向小动力市场推出了多款300-350Wh/kg的半固态电芯,获得了国内外市场客户的认可。现阶段,恩力动力正与电动自行车企业和美国一家商用车制造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分别计划于2024年和2025年供应固态电池,助力企业产业化发展。此外,6月软银发布搭载恩力动力锂金属固态电池的HAPS(平流层的高空平台站)试飞成功,再一次验证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10-62899890